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变化汇总发表时间:2022-08-01 15:46 相较于往年,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方式发生了新变化,申报工作将优化申报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完善服务机制,本文将本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条件相关政策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申报流程 企业在系统注册-->企业在线填报申报书、上传附件-->企业在线提交申报书-->企业下载申报书及附件,将需要签字盖章页面打印在相应位置签字盖章,将盖章页面扫描-->将下载的申报书及附件、签字盖章页扫描件刻录为光盘(一式两份)-->企业将光盘交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含洋浦经发局,下同)-->市县科技管理部门(或会同同级财政、税务等部门)组织现场核查-->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出具推荐函,按要求汇总申报企业电子材料及企业光盘一份一并报送省科技厅-->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公室(以下简称高企认定办)组织评审,视情况进行现场抽查。 一、自我评价 企业对照《认定办法》第十一条进行自我评价。符合条件的,选择符合《工作指引》第一条第三项有关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对研究开发费用以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进行专项审计(鉴证),并按照《认定办法》《工作指引》和本通知要求自主编写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材料。 《工作指引》第一条第三项第1点所称“不良记录”包括: 1.因执业情况受到财政部门、税务部门行政处罚; 2.受到注册会计师行业组织自律惩戒(含训诫、通报批评、公开谴责); 3.受到税务师行业组织自律惩戒(含警告、通报批评、公开谴责、年检不合格、取消会员资格);4.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的其他不良记录。 二、网上申报 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按要求在线填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并添加附件,检查无误后提交至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并提交下列电子版材料(光盘):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需签名盖章页需在线打印并签名、加盖企业公章,扫描为PDF格式); 2.证明企业依法成立的《营业执照》等相关注册登记证件; 3.知识产权相关材料(知识产权证书及反映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参与制定标准情况等)、科研项目立项证明(已验收或结题项目需附验收或结题报告)、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与转化形式、应用成效的逐项说明)、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总体情况与四项指标符合情况的具体说明)等相关材料; 4.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的具体说明,相关的生产批文、认证认可和资质证书、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材料; 5.2021年度企业职工和科技人员情况说明材料,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人数、人员学历结构、科技人员名单及其工作岗位等(职工人数统计请参照工作指引中“企业科技人员占比的统计方法”); 6.经具有资质并符合《认定办法》《工作指引》相关条件的专项机构出具的企业2019-2021年会计年度(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下同)研究开发费用、2021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7.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2019-2021年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8.2019-2021年会计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及附表); 9.根据《工作指引》的规定,专项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应符合以下条件的中介机构出具,企业可自行选择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 (1)具有独立执业,成立三年以上,近三年内无不良记录。 (2)承担认定工作当年的注册会计师或税务师人数占职工全年月平均人数的比例不低于30%,全年月平均在职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上。 (3)相关人员应具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国家科技、经济及产业政策,熟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有关要求。 为方便企业申报,申报企业可按省高企认定办制作的目录及参考格式进行申报材料编制,详见“海南省科技厅网站--专题--表格下载--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材料参考格式”(http://dost.hainan.gov.cn/zt/bgxz/)。 三、地方汇总 1.各地科技部门要指导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系统”做好相关数据的填写、告知承诺制办理和附件上传工作,并按要求对申报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对现场核查中发现与申报材料不一致、有弄虚作假行为或不符合申报要求等情况的企业不得推荐上报。 企业准备,从严把控 1、企业申报高企当年申请或转让的专利、知识产权不予计分,知识产权获得要有延续性,如企业所有知识产权获证的时间都是同一时间段,会被质疑为临时包装,不被认可或分数极低。 2、企业系统填报的软件著作权,区级组织现场考察时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演示操作,所演示的功能需与系统提交的软著申请表中描述的功能一致。演示人员必须是参与本项目的研发人员。部分地区要求对软件的源码进行修改,及功能确认。 3、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必须“三表一致”。即企业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企业财务报表、研发投入专项审计报告中的企业研发费用数据要求一致。 4、企业核心高新技术产品(服务),须提供对应的合同、发票、知识产权证明。 5、产学研协议的签订时间需在2018-2020年,申报当年签订的不予计分,且需提供产学研合作的记录证明(如项目支出的发票及凭证等)。 6、对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整体的逻辑性要求越来越严格:专家评审、国家备案过程中,重点考核提交资料中是否体现“研发项目-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技术领域“之间的相关性。 7、成果转化、组织管理水平部分考核越趋严格:2019年高企网络评审结果显示,成果转化和组织管理水平的得分普遍偏低,只是简单提供产品合同发票、模板化的制度模板、框架型产学研合作、自建性质的研发机构,都不能获取专家的认可,或评分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