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申报高企条件一应俱全,申报却失败了?发表时间:2022-08-18 11:41 一般来说,公司直接通过专利的名称来识别研发项目,项目的名称与专利的名称是一致的。根据新的工作准则,研发是一种持续的活动,有明确的目标,以获得科技方面的新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科技方面的新知识,或对技术、产品(服务)和流程进行重大改进。 为什么有些公司完全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条件,却没有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呢? 1、研发项目 一般来说,公司直接通过专利的名称来识别研发项目,项目的名称与专利的名称是一致的。根据新的工作准则,研发是一种持续的活动,有明确的目标,以获得科技方面的新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科技方面的新知识,或对技术、产品(服务)和流程进行重大改进。如果只用专利的名称来指代研发项目,这就太狭隘了,不能反映公司新技术的适用性,容易导致在专利存在之前就有研发,还是在研发活动存在之前就有专利的模糊认识。目前,专利申请日期早于公司研发项目开始时间的情况很普遍,而专家们无法对此进行评估。 2、知识产权 新的工作指南将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农作物品种、新药、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等知识产权归入第一类;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等版权(商标除外)归入第二类。特别强调了发明专利的重要性,有些公司只报告高水平的商业申报专利,都是以实用新型的形式出现,所报告的专利技术性不强。有些甚至是由专利公司直接起草的,导致知识产权和研发项目以及公开描述的产品的关键技术之间完全不匹配。
3、科技成果 新的工作准则使技术成果转化的形式多样化,丰富了企业将其开发的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方式,并要求平均每年进行五次以上的转化。高级别公司宣言还需要描述公司的技术成就,这些技术成就是什么,如何转化,在哪些产品中应用,应用的效果如何,是否产生收入?很多公司因为这点事没能通过。知识产权与项目和产品严重不匹配,明明成果与产品不沾边,却偏偏要搞,难,难于上青天。 4、财务核算 在2016年申报过程中,有超过30%的企业在2013/2014年度未将研发项目支出入账,而在税务检查中,税务部门要求企业按照财税[2015]119号文的要求,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入账,同时,在研发项目立项时应增设研发费用科目,在现场检查中,全面执行这一政策,要求部分企业提交详细的附属财务报表。 另一个税收重点是公司的审计报告是否与纳税申报一致,如果不一致,应该给出合理的解释,未来申报高企的企业应该以纳税申报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