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企申报——领域选择发表时间:2022-09-21 11:46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的准备,第一步就是要确定企业的技术领域,如果技术领域选择上出现问题,会影响到整个高企申报材料准备的思路及方向。 别急,先来看看企业所在领域: 在高企认定条件中,符合高企的有八大领域,基本能覆盖很大部分企业了,如: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就是高企中的电子信息领域;而医药生物技术、化学药研发技术、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就是高企中的生物与新医药领域。 何况高企还有航空航天领域、新材料领域、高技术服务领域、新能源与节能领域、资源与环境领域和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等等,所以只要在高企申报的领域中,企业有需求,就可以着手准备申请! 一、高新技术企业领域概念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一级领域包括八个大类: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二级领域到四级领域是八大领域的精细化划分,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需要撰写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所属技术领域情况及主要产品(服务)对应知识产权情况说明,该材料要求细化企业的领域到四级领域。比如某企业主要产品是: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多方面考证、判断,最终定下该企业的四级领域为:“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5.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中所描述的基于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面向连续生产过程、离散生产过程或混合生产过程的多功能组态软件、仿真技术与软件、具有冗余容错功能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等。 二、高新技术企业领域差异分析 选择领域时,不仅要关注企业自身性质,还需要了解《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内容,以确保企业选择的领域万无一失。以比较容易混淆的领域“一、电子信息(一)软件”和“五、高技术服务(三)信息技术服务”为例,在对软件类企业进行评估后,很多人感觉两个都可以选择,但又不知道两者有什么明显区别,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将两者分成两个领域必然有分成两个领域的道理。相同点是企业自身都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都涉及基础软件的开发;企业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基本以软件著作权为主;企业仪器设备主要以软件开发设备为主。不同点是(1)业务方面:电子信息-软件类领域的企业,业务模式是自主开发软件,研发成功后,将研发的技术转让给他人或者其他企业。高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业务模式是自主开发软件,研发成功后自行使用。(2)企业结构:电子信息-软件类领域的企业,基本上是纯软件开发企业。高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除了软件开发部门,还有运营等部门配合实现信息技术服务。这类企业的经营涵盖面很广泛,如电商平台、大数据中心、检测检验平台等打通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3)收入性质:电子信息-软件类领域的企业,收入性质基本上是软件销售以及一部分技术升级产生的收入。高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收入性质需要看企业开发的软件类别,如电商平台收入基本为销售性质,检验检测平台为技术服务性质等。 三、政策依据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以下简称《办法》) 第十一条(三):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以下简称《指引》) 三、认定条件(三)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与主要产品(服务):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是指对其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的产品(服务)。 主要产品(服务)是指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中,拥有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且收入之和在企业同期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中超过50%的产品(服务)。 3、《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16年版) 包括8项一级领域、52项二级领域、257项三级领域、48项不鼓励。 一级领域包括8个大类: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四、政策解读 《办法》与《指引》中对于如何选择技术领域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如上述“政策依据”所列出的条款所述,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及主要产品(服务)的定义中明确了“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以下简称“核心技术”)、“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之间的关系。 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要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要拥有该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所有权。 综上所述判断企业所属的技术领域,主要通过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来判断(该核心技术需具备知识产权所有权)。 通过以下方面进行辅助判断: 1、企业营业执照的主营业务; 2、研发项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相关性; 3、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一般收入明细表》中的收入结构及财务开票信息(增值税征税项目及税率)。 在准备高企材料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中共有4个地方需要企业进行领域的选择: ①企业注册登记表 ②主要情况表 ③研究开发项目(RD) ④高新技术产品(服务)(PS) 五、高新技术企业领域差异分析 选择领域时,不仅要关注企业自身性质,还需要了解《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内容,以确保企业选择的领域万无一失。以比较容易混淆的领域“一、电子信息(一)软件”和“五、高技术服务(三)信息技术服务”为例,在对软件类企业进行评估后,很多人感觉两个都可以选择,但又不知道两者有什么明显区别,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将两者分成两个领域必然有分成两个领域的道理。相同点是企业自身都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都涉及基础软件的开发;企业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基本以软件著作权为主;企业仪器设备主要以软件开发设备为主。不同点是(1)业务方面:电子信息-软件类领域的企业,业务模式是自主开发软件,研发成功后,将研发的技术转让给他人或者其他企业。高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业务模式是自主开发软件,研发成功后自行使用。(2)企业结构:电子信息-软件类领域的企业,基本上是纯软件开发企业。高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除了软件开发部门,还有运营等部门配合实现信息技术服务。这类企业的经营涵盖面很广泛,如电商平台、大数据中心、检测检验平台等打通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3)收入性质:电子信息-软件类领域的企业,收入性质基本上是软件销售以及一部分技术升级产生的收入。高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收入性质需要看企业开发的软件类别,如电商平台收入基本为销售性质,检验检测平台为技术服务性质等。 六、匹配高新技术企业领域需要考虑的点 由上述领域之间差别可知,虽然两者同为软件行业,但实际上,电子信息以软件开发为主,高技术服务则以为他人提供服务为主。因此,在选择领域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综合各方面信息情况,才能保证选择的领域与企业自身情况匹配。 七、高企申报中需要注意和领域相关的细节 01科技人员 根据申报指南中要求“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虽然新的管理办法去掉了大专以上学历要求,但是从科技人员的定义来看仍需要相关技术领域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 02研发项目 研发项目既要结合企业实际体现行业的先进性,在技术材料的编制过程中也要注意与领域的契合。 往年专家评审时都会否定一部分企业的低水平研发项目或编造的不切实际的前沿高端项目,与之对应的研发费用、成果转化也被剔除,危及申报结果。 八、案例分析 技术领域的选择对于战略新兴产业来说是非常容易!很容易实现主要产品(服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研发项目之间的高度一致。 但传统行业选择技术领域确是非常重要!小编基于两个传统产业的案例来帮助小伙伴们“避坑”。 案例1 某造纸厂申报高企,搜索《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与“造纸”相关的技术领域除了新材料领域的“造纸专用化学品”,还有一项为:资源与环境-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清洁造纸技术); 显然该造纸厂的技术领域只能选择“清洁造纸技术”。 分析:因企业的主要业务收入、财务开票信息都是纸张。所以需要重点分析企业的核心技术及核心知识产权、研发项目等情况。 如:企业的核心技术及核心知识产权都是传统造纸技术,即都是纸张牢度高、手感好、美白等消费者感兴趣的相关技术,显然不符合所选择的技术领域。 如:企业的核心技术及核心知识产权,都是绿色技术,如节能降耗、低污染、废水废渣高效处理技术等(注意各项技术指标需要显著高于国标及行标),显然技术领域符合。 案例2 某装修设计类公司,经评估后有两个技术领域待选,分别为: 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设计服务 (面向行业应用的第三方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和专业设计技术。工程设计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创意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规划编制、测绘、咨询服务的关键技术等。) 新能源与节能-高效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的制造技术等。) 分析: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收入构成,查看其《一般收入明细表》及财务开票信息,确定其收入是服务类收入(增值税6个点)还是工程类收入(增值税9个点)。 分析:企业现有核心技术及核心知识产权是工程设计类还是建筑节能类。 如:企业主要业务收入为工程类,且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为绿色节能相关,优选新能源与节能领域。 如:企业主要业务收入为设计类,且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为绿色建筑设计技术,优选新能源与节能领域。 如:企业主要业务收入为设计类且是面向行业第三方提供设计,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为工程设计类相关,优选高技术服务领域。 如:企业不具备上述两个领域内的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建议加大研发投入,等条件成熟再进行高企申报。 特别提醒: 而现在已经是2022年的9月份了,如果各企业准备不充分,可先考虑购买或是转让专利,亦或是考虑申请转件著作权,软著一般2个月就可以通过。记住:一定要在2022.12.31日前获得相关知识产权的证书。不清楚的可以与我们交流。 |